在過去兩年集裝箱船和LNG船創紀錄的新船訂單推動下,中韓兩國船企新船訂單全球市場占有率首次超過四分之三,中國船企手持訂單市場占有率更是超過韓國創下歷史新高,中韓兩國造船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全球造船業迎來兩強爭霸時代。
在過去兩年集裝箱船和LNG船創紀錄的新船訂單推動下,中韓兩國船企新船訂單全球市場占有率首次超過四分之三,中國船企手持訂單市場占有率更是超過韓國創下歷史新高,中韓兩國造船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全球造船業迎來兩強爭霸時代。
克拉克森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5月,中韓兩國船企手持訂單量占據了全球總手持訂單量的76%(按CGT計算),這是現代歷史上首次出現兩個造船國手持訂單所占份額超過四分之三,其中中國船企手持訂單量份額為42%,韓國為34%。
報告指出,2008年9月全球手持訂單創下2.23億CGT的歷史紀錄時,中國船企所占的市場份額為34%(7600萬CGT)。此后,隨著競爭力的提升,中國船企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不斷增長,在2019年12月達到37%。即使是在疫情期間,中國船企的份額也在持續擴大,到今年5月達到了42%,創下歷史新高,不過目前4040萬CGT的手持訂單水平依舊遠低于之前的峰值。
自2020年年底以來,集裝箱船和LNG船訂單潮有力地支撐了中國船企市場份額的增長??死松臄祿@示,在這兩個船型領域的手持訂單中,中國船企所占的份額正不斷增加,目前分別達到了57%、16%(按CGT計算)。值得一提的是,就運力而言,中國是目前散貨船(按載重噸計算占比74%)、集裝箱船(按TEU計算占比54%)、油船(按載重噸計算占比26%)和液化氣船(按立方米計算占比17%)領域手持訂單規模最大的“兩大”造船國之一。
與此同時,韓國船企手持訂單所占份額自2008年以來一度下跌,從2008年9月的33%跌至2017年5月的僅21%(7200萬CGT降至僅1820萬CGT)。不過,得益于LNG船訂單,韓國船企手持訂單所占份額在2019年5月恢復到了25%,近期又憑借液化氣船和集裝箱船領域的穩定接單,使得市場份額在今年5月增加到了34%,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在液化氣船和集裝箱船領域,韓國船企手持訂單所占份額分別達到了79%、35%(按CGT計算)。
日本船企的手持訂單份額在2008年至2017年5月間曾一路上升,從18%(4000萬CGT)增至22%(1880萬CGT),這對于日本船企在散貨船訂單中所占份額的擴大。然而,過去5年來,日本船企接單量持續低迷,手持訂單所占份額逐步下滑,截止5月僅為10%(930萬CGT),創下歷史新低。
與日本類似,歐洲船企手持訂單份額在2008年以來曾持續增長,受益于郵輪訂單激增,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前歐洲船企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了17%(1360萬CGT)。但隨著過去兩年郵輪訂單因疫情沖擊而極度疲軟,截止今年5月歐洲船企的份額已經縮小到11%(1010萬CGT)。